发布时间:2025-10-15 17:59:10    次浏览
近年来,孝义市工商联按照“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不断探索实践新常态下非公经济人士和非公经济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载体,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创新、诚信、守法、贡献”,为该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坚持完善机制 助推企业发展着眼于创新,助推非公企业转型发展,坚持完善服务机制,做好非公企业的“娘家人”。孝义市工商联一是完善政策引导机制。依托工商联和基层商会的组织优势,利用座谈、网络、微信、印发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省、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让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及时掌握惠企惠民政策。同时指导企业密切关注国家调控方向和省、吕梁市和孝义产业导向布局,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鼓励扶持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政策。二是完善沟通合作机制。健全工商联、党委政府部门、民营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围绕孝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由工商联牵头,民营企业家筹资,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历时三年,建成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工商联副主席任成文投资300余万元完成大型影偶剧《义虎传奇》并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金奖;会员企业家李景虎投资3000万元拍摄电视剧《孝行天下》,以孝亲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三是完善融资服务机制。积极组织开展企业与银行等金融部门的对接活动,形成银企联络机制。坚持责任引导 激发回报热情持续开展“双思教育”,引导组织非公企业家认真践行光彩理念,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踊跃参与各项光彩事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几年来捐款捐物共计4亿多元。一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积极开展“百企千户结对帮扶”精准扶贫行动,按照“因户施策”的产业扶持思路,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引领,大力发展养殖、种植产业,采用“企业+合作社 +基 地 +贫 困户”的经营模式,采取订单生产、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促进贫困户增加收入。二是坚持举办光彩助学活动。今年多方筹措30万,资助贫困大学生150名。十五年来,组织非公企业家272人次参与助学,筹集资金 1037.85万元,资助贫困大中学生5914名。三是积极开展光彩“节日”行活动。组织基层商会、非公企业每逢“儿童节”、“教师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深入城乡幼儿园、小学、敬老院,捐款捐物达300余万元。坚持业务培训 不断提升素质把业务培训作为提高非公经济人士企业经营能力的有效途径,不断探索培训新思路、新载体。一是突出重点内容。紧扣非公经济发展主题,每年邀请专家作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的专题报告。今年6月,市工商联与金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及吕梁智慧之光联合举办了专题企业经营培训会,组织300余位企业家及高管参加培训,特邀知名企业家厉浙乐先生进行内部自动运行机制系统架构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大大开拓了眼界,启迪了思维,为民营企业管理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指导。二是创新培训形式。针对非公经济人士的需求,根据形势发展的特点,按主题、分专题开展系列学习培训活动,组织30余会员企业家参加吕梁市第一期“幸福大讲堂,”由北京儒学书院院长柳河东教授讲授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深情相拥》,引导企业家传承优秀传统商业文化,深入理解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尊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教育宣传 树立良好形象不断加强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的非公经济人士队伍。一是认真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非公经济人士中,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以“守法诚信、增强发展信心”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和“双学一跟”,一手抓教育引导,一手抓鼓励支持,以工商联会员和非公经济人士中的年轻一代、创二代企业家为主体,扩大教育活动覆盖面,引导他们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二是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统战部、工商联、基层商会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介,全方位宣传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展示优秀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风采,扩大社会影响,树立民营企业家良好的群体形象。张世川